今日最新!陕西银保监局引领车险高质量发展
陕西作为全国商业车险自主定价改革试点三个省区之一,2018年按照银保监会统一部署,率先在全国启动了商业车险自主定价改革。试点两年后,陕西圆满完成了“降价、增保”的车险改革目标。
(资料图片)
在总结陕西等三省区经验后,银保监会于2020年9月在全国启动了车险综合改革,陕西也第一时间融入全国车险综合改革大局中。
先行先试 及时纠偏
虽然融入全国车险综改全局,但由于陕西车险改革率先一步,一些市场问题与全国相比还存在差异,主要表现在保险机构自主定价了,但风险筛选能力并未同步提升;车险价格降了,但市场费用并未同比例下降;同时,车险业务大幅亏损,服务质效受到了一定影响。
为迅速扭转被动局面,2021年初,陕西银保监局认真贯彻落实银保监会改革工作总体部署,聚焦车险市场突出问题,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摸清市场情况,剖析原因,紧盯痛点堵点问题,提出以监管纠偏为保障的市场化手段引领陕西车险市场向高质量发展转变的基本思路,多措并举,综合施策,充分运营非现场监测、现场调查、监管约谈、下发监管函等多种监管手段,努力引领陕西车险高质量发展。
“四强化”确保高质量发展
强化非现场监测是实现车险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监管手段。面对主体多、变化快、声音杂的车险市场,如何有效、精准地将违规竞争的保险机构筛选出来。如何区分市场主体所反馈而来的不同声音,如何将费用驱动型增长与服务驱动型增长进行区别监管,如何在第一时间掌握市场变化情况,特别在近几年,面对人手紧、任务重的现实情况,必须发挥非现场监测“四两拨千斤”的特点,“让数据多说话”,用科学、定量的数据把问题找准、把风险摸透,用最少的人力,更加精准地开展监管工作,提升监管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强化车险全口径费用是实现车险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基础性工作。车险综合改革以前,主要侧重于对车险手续费的监管,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各公司均不同程度存在将业务及管理费和手续费科目打通使用的情况。为提升监管的有效性,真实反映各公司车险市场费用情况,陕西银保监局强化对车险全口径费用率(车险手续费与业务及管理费合计费用率)的监管,从实践效果来看,明显切断了市场费用来源,大幅降低了市场费用率,收到较好效果。
强化机构的规则和边界意识是实现车险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前提。为确保车险市场主体步调一致,遵规有序,陕西银保监局充分征求意见,建立了一套清晰有力的车险监管规则。不搞“挖坑监管”,通过监管会议、微信联系群、日常座谈等方式,将监管规则反复向市场主体宣导,强化机构的规则和边界意识。如保险机构违反监管规则后,前两次以约谈和下发监管提示函为主,做到及时提醒,督促整改;如保险机构仍一意孤行,对督促提醒置之不理,陕西银保监局将及时启动现场检查,采取行政处罚及停止接收新业务等监管措施,确保保险机构讲规矩、守底线、存敬畏,严格落实各项监管规定。
强化效益和服务为先是推动机构实现车险高质量发展转变的重要引领。车险行业长期大幅亏损、车险服务质量群众不满意,这些都不符合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一方面,监管部门要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指导各公司通过理性经营和精细化管理,进一步扭转车险长期亏损的局面,为车险高质量发展打牢基础;另一方面,提升车险的服务质量,让群众满意,也是金融工作人民性的重要体现。必须处理好短期目标和长期利益的关系,努力推动机构实现“经营有微利、行业有形象、员工有收入、服务有保证、监管有权威”的监管目标。
持续净化改革环境 提升车险服务质效
对于未来车险高质量发展,我们有以下几点建议:
严查重处持续净化改革环境。继续坚持对未按照规定使用经备案的商业车险条款费率、财务业务数据不真实、给予合同外利益等各类违法违规行为露头就打,尤其是重点打击不科学、非理性压制理赔端成本的行为,对于改头换面、隐形变异的违规费用问题,开展靶向治疗,确保从严监管、严肃治市、扎实落地,坚决维护监管权威,切实维护车险市场秩序。
深耕细作提升服务理赔质效。进一步细化完善车险增值服务标准,结合当地社会管理具体规定和车主客观需要,加以改进,供行业参考使用。持续提升车险服务理赔能力和服务水平,按照增值服务示范条款和行业理赔实务严格服务范围,规范承保要求、服务流程、费用核算,严禁通过服务项目套取销售费用。
强化优化费用监测配套机制。一是适时组织重新报备车险费率。经过近两年的运行,各公司手续费率不断下降,已大幅低于最初报备的费率水平,使得触发停止使用条款费率的条件不断加大,不利于发挥监管威慑作用。二是探究制定总公司层面的费控指引和监测通报制度。结合监管数据标准化(EAST)数据上线的契机,指导行业规范财务费用列支和使用标准,对于费用管控异动的公司及时采取监管措施。
适时适当调整相关车型费率。伴随着交强险保额提升、商业险单均保费下降以及城乡人身伤亡赔付标准一体化政策实施,部分营业车辆,特别是10吨以上营业货车、特种二等车型的纯风险保费不足的问题日益凸显,即使用足自主定价系数上限,仍然无法覆盖赔付成本,个别公司分支机构出现拒保现象。建议适时启动前期商车险行业纯风险保费偏离度评估,对重点车型及时测算调整客观的损失率情况,更好地体现费率与风险匹配。同时根据市场实际风险情况,探索逐步进一步放宽自主定价系数范围。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