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山之石】国际险企投资医院的实践
国内险企在投资医院上进行了许多实践,那么在国际上,险企是如何投资医院的?其经验可以给国内险企带来一些启发。
欧洲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1.德国DKV公司:健康保障、健康服务和医疗护理服务三者相互促进的“三角战略”
DKV公司是德国领先的专业健康险公司,隶属于慕再集团。2001年,DKV提出“关注健康”(Think Healthcare)的经营理念,确定了健康保障、健康服务和医疗护理服务三者相互促进的“三角战略”。其中,曾投资SANA医院集团和MediClin医院集团,加强了对医院网络的掌控,并投资了DKV-Residences养老机构和miCura护理机构,以控制护理产品成本,提高盈利水平。
2.英国BUPA公司:领先的国际保险与医疗保健集团
BUPA是英国最大的健康险公司。除了健康保险,BUPA还在全球范围内经营护理机构、医疗机构等。1996年,BUPA在英国收购了30家养老院,进入护理行业。目前其已成为全球最大的老年护理服务机构之列,为英国、西班牙、新西兰和澳大利亚的老年人提供护理服务。BUPA家庭护理为刚出院以及需要长期看护的患者提供各种上门医疗护理服务。
由于英国政府不允许保险公司经营医院,BUPA将其英国的医院卖掉,加大国外医疗机构的投资。BUPA并购波兰最大的私营医疗服务提供商LUX MED集团。之后,并购中国香港最大的私营连锁诊所——卓健医疗服务公司。被保险人可以使用BUPA在全球的医疗资源,享受到全方位的医疗保健支持。
美国
美国凯撒医疗:整合医疗服务和医疗保险,形成闭环
凯撒医疗是美国最大健康管理组织(HMO),由3个不同实体组成,2022年年收入954亿美元,客户1270万。凯撒健康计划基金会(Kaiser Foundation Health Plans)通过与个人和团体签订预付合同来提供全面的医疗保健服务。凯撒基金会医院(Kaiser Foundation Hospitals)在美国拥有39家医院、622个诊所,主要集中在加州,雇员21.3万人,其中医生2.4万人,护士6.8万人。同时还赞助慈善、教育和研究活动。凯撒医疗团体(Permanente Medical Groups)由医生们合伙组成的专业组织构成,与健康计划基金会相独立,为会员们提供医疗服务。
亚洲
1.日本生命:广泛与健康服务业合作
日本生命成立于1889年,是日本最大的寿险公司,通过多种方式融合了健康服务业。一是设立日生医院。为日本生命提供开发支持销售的健康知识小短片、利用医院数据开发保险产品、通过专业知识支持医疗查勘和理赔、为客户提供健康管理和疾病预防服务等医疗支持。二是在养老社区中配套医疗机构。投资的日生伊甸园养老社区中设有医院,提供老年人的健康体检、老年慢性病、常见病的门诊和治疗等服务,重病则转院至外部综合性医院。日本生命还参股了养老和护理服务企业,但所有投资企业都是为了服务主业。
2.中国台湾国泰人寿:全面提供健康管理服务
国泰人寿成立于1957年,1994年资助创办了国泰医院,陆续成立新竹分院、汐止分院和内湖诊所。对于国泰人寿的客户,提供预约挂号服务(提前一天预约),持“国泰保户卡”到医院就诊,可享用专属优待(如医院客户服务柜台提供理赔咨询与受理、安心叫车、住院慰问品等)。
思考
一是天然的合作基础。保险公司特别是寿险公司,虽行业上属金融性质,但在其服务对象及内在运营机理上与医疗服务和健康管理行业有着高度契合和天然联系。寿险业务在核保、理赔环节需要与医疗机构联动。而医疗机构是商业健康保险实现良性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
二是匹配的投资属性。保险资金长期稳定的特点非常适合投资规模大、盈利周期长、现金流稳定、回报较丰厚和弱经济周期的医疗服务业。通过投资,可优化投资组合,改变保险公司过于依赖资本市场的盈利模式。
三是双赢的内在机制。从产业协同角度,寿险公司与医疗健康产业可以互相推荐客户、分享客户数据、合作开发适合个人或医疗机构需要的健康金融产品,彼此深度支持业务发展。通过投资医疗服务业,保险公司可进一步加强对医疗行为监督和医疗费用管控,有利于提高健康险经营效益。同时,通过健康管理、健康教育等方式,引导客户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加强对客户的慢病管理,能有效控制赔付率。
四是服务的竞争优势。保险公司产品很难差异化,真正比拼的是服务。通过战略合作或直接投资于与保险主业紧密相关医疗、养老、护理等机构,实现“大保险”产业链和健康服务链,强化市场差异化竞争优势。
当然,在投资医疗行业过程中,也要关注保险业和医疗行业跨界较大,对行业的投资要求、管理要求和人才要求等方面提出较大挑战。同时,医疗服务业需要长期布局,不能急功近利。
(作者系泰康养老健康保险事业部副总经理)
关键词: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