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热点:【观点】自动驾驶技术是一把双刃剑
(资料图片)
《自动驾驶汽车运输安全服务指南(试行)》(征求意见稿)的发布,标志着我国的自动驾驶技术的应用进入实质性阶段。自动驾驶技术的全面和广泛的应用,将对人类社会,特别是交通方式带来一场革命。保险可以,更应当在其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随着自动(智能)驾驶技术的发展、推广与普及,将对汽车保险经营的底层逻辑和技术带来“迭代性”改变,产生的影响和冲击是巨大和深远的,而且是不可逆的。《福布斯》预测,智能驾驶汽车将导致汽车责任险保费下降75%。在汽车保险中,车辆损失风险保费的占比降低是大概率和大趋势,为此,保险行业需要重新思考“未来的汽车保险”的新需求、新服务和新模式。
从发展趋势看,自动(智能)汽车,特别是新能源汽车的生产厂家,在全面整合产业链和服务链的视角下,将通过延伸和一体化服务模式,在包括电池充电、维修保养和汽车保险等汽车服务领域,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未来极可能会出现“CNI”(车价+保险)的汽车销售模式,即车主以这种价格条件购买了汽车之后,就不再需要购买车辆损失保险,在使用过程中的各种车辆损失,均可以回4S店维修(赔偿)。
保险业对于自动驾驶等新技术和新业态,以及可能带来的新变化和新需求,如“服务指南”针对安全保障,就安全生产管理、运输安全保障、车辆动态监控、运行状态信息管理和应急处置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规定性要求,这些对于中小企业而言,无疑是一个不小的工作量和成本的压力,而保险则可以通过“外包”的方式,提供专业和系统的服务,同时,也可以扩大和丰富服务范围。为此,保险业需要换位思考,即如何把生产厂家对客户的各种售后服务,转化为保险产品和服务,对此,保险业应予以高度重视,并提前准备,未雨绸缪,加快培育新能力,积极探索新服务模式。
就保险产品而言,自动(智能)驾驶带来的变化,集中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风险性质和特征的变化。传统的汽车保险,面对的主要是财产损失和碰撞责任风险。智能驾驶时代,需要更多面对的是设计和相关责任风险。二是责任主体和归因规则的变化。自动(智能)驾驶时代,整车厂扮演的是集成商的角色,合作生产带来的问题是责任主体的多元与复杂,一些关键零部件的质量是整车厂难以知晓和控制的,但却需要面对可能产生的各种损失和责任风险。
对于自动驾驶,人们始终存在一个认识误区,即自动是一种智能驾驶,汽车就绝对安全了,就不再有风险和损失了。殊不知,自动驾驶也是一把双刃剑,在带来便利,减少风险的同时,也将带来新风险,尤其是人机交互的风险,特别是驾驶人员对“智能驾驶”技术还不太了解和熟练掌握的前提下,往往可能因为使用先进技术的能力相对滞后,而导致的错误使用风险,而这种风险在自动化环境下,可能被放大。
此外,作为一个财产标的,无论是人工驾驶,还是自动驾驶,汽车作为一个财产的基本风险依然存在。但与此同时,物质损失的特征也在发生变化,如智能驾驶的维修工艺将更复杂,需要信息技术工程师的参与,其费用增加就不言而喻。还有,汽车作为一种交通工具,修复期间的间接损失,也是一个需要关注的痛点。
作为社会风险管理的服务行业,针对自动驾驶技术的出现,特别是全面运用,保险需要与时俱进,提供更加有针对性的产品与服务,即自动驾驶技术,一方面可能带来驾驶风险的降低,另一方面也可能导致风险的增加,对此,保险行业需要进行全面和充分的评估,尤其是进入自动驾驶时代,历史损失数据可能面临“时过境迁”的问题,因此,需要以全新的思维和技术解决存在的问题,如采用动态调整的费率技术和机制,以确保精算、定价和经营的科学与稳定。
(作者系中国精算师协会会长)
相关新闻